一、 逆光的优点:
摄影画面是靠光线来营造的,拍摄对象的光和影被摄影家发现、选择之后,在平面的媒介中,形成有形状,有色彩,有立体感,有空间深远感的画面,光的作用功不可没。所以摄影被世人称之为“光画”。在摄影艺术造型中,对光的研究包括光度、光质、光位、光比、光型的研究,其中对光位的选择又是用光技巧中的重中之重。因为光位的把握,也就是采用那个方向的光源照明效果最佳,关系艺术品位的高低。
中外有经验,有成就的摄影家都很看重光位中的逆光——从镜头对方逆照过来的光线,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。
第一、 逆光能使被摄体周边形成一道道轮廓线,有助于“勾勒” 形体,有助于突出线条,而明晰的轮廓线条是美的显现。
第二、 逆光有助于对透明体、半透明体的质感表现,使晶莹玲珑的高雅质地得到精细的刻划。
第三、 逆光能使整幅画面立体感,空间层次感得以加强,尤其是层层叠叠的景象形成节奏明快的视觉感受。与其它光位相比更加明显。
第四、 在明亮背下,处于逆光照射下的景物或人物会形成剪影状态。而剪影的动态表现力非常之强。
第五、 逆光适于营造特殊气氛,适于风光中的云烟雾蔼的强化。
第六、 逆光下光斑、光晕、光波容易显现。
第七、 逆光下的物体投影长,特别是低光逆照下,物和影的对称形成韵律美,是摄影画面强于绘画画面的一大表现。
第八、 夕照、晚霞是非常受摄影者和观赏者欢迎的景色,而夕照晚霞正是逆光的容颜。
第九、 逆光下虚实对比的体现更易突出。
第十、 云层里透出的光柱,树林里放射出的光束,夜空中强劲的汔车灯光芒,都是逆光、半逆光的产物。
二、 逆光的缺陷:
第一、 由于是对着阳光等光源拍摄,光源的强光容易照射在镜头上,造成光晕,而且往往是大片凌乱的光晕,破坏整体画面的完整。
第二、 由于是背光,主体人物或景物,尤其是自身色偏低的景物容易造成感光不足,有损影纹细节的表现。
第三、 逆光拍摄容易造成高反差,这种高反差的影调对某些题材内容是适宜的,而对另一些题材内容是不适宜的,尤其是明亮背景失去影纹层次。
第四、 初学摄影者对逆光特别不适应,可能手足无措,须经训练。
三、 采用逆光的正确方法:
第一、 一般情况下,采用逆光拍摄时,尽量把拍摄角度提高一点,略高处向下倾钭,可以避免光源射到镜头上,还可以增加景物的空间层次和深度感觉。
第二、 为了解决主体人物背光而产生的感光不足问题,要注意适当增加曝光,最好的办法是补光,利用白布白纸白墙,(或电子闪光灯,)反射一些光线到主体位置,增加局部亮度。
第三、 养成用遮光罩的习惯,时时刻刻记住,用任何镜头都要“戴” 遮光罩。镜头不仅怕强光刺激,也怕不相干的光线干扰。
第四、 逆光照片尽量选择深色背景,只有深背景衬托,白轮廓、多层次、烟雾飘渺氛围才得以显现。注意,拍剪影效果正好相反,要白背景。
第五、 有的数码相机有逆光模式或点测光,可以弥补主体正面曝光不足问题。
四、 说明
逆光不是艺术创作中惟一用光选择,其它有些光位如侧光也具备逆光中的某些优点,(甚至讨厌的顶光也具备逆光的某些优点)有些场合没有产生逆光的条件,要灵活掌握。
评论